.

2015年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专

年临床检验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中级)(含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检测血糖时,实验室多采用血浆或血清而不使用全血的原因是

A、方便于同时检测其他生化指标

B、血细胞的糖酵解作用会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C、血细胞中的葡萄糖渗出使血中葡糖糖浓度升高

D、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

E、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B

由于红细胞内的G-6-PD可促使葡萄糖的酵解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2、与试带法检测白细胞的原理有关的酶是

A、粒细胞酯酶

B、酸性磷酸酶

C、碱性磷酸酶

D、过氧化物酶

E、单核细胞酯酶

A

3、关于免疫耐受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免疫耐受是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出的特异性免疫不应答现象

B、T细胞和B细胞都可发生免疫耐受

C、免疫耐受机体对任何抗原均不应答

D、免疫耐受具有特异性

E、中枢免疫耐受状态可持续终身

C

4、肾移植进行组织配型.优先考虑的是

A、AB0血型

B、HLA-DR

C、HLA-DP

D、HLA-A

E、HLA-B

B

5、下列何种疾病使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理、吞噬和杀伤能力受损

A、慢性肉芽肿

B、髓过氧化物酶

C、G-6-PD缺乏症

D、Shwachman综合征

E、类白血病

A

慢性肉芽肿属原发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理、吞噬和杀伤能力受损。

6、属于Ⅲ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过敏性支气管哮喘

B、新生儿溶血症

C、接触性皮炎

D、过敏性休克

E、系统性红斑狼疮

E

7、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含有

A、单核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多形核粒细胞

E

8、补体系统活化替代途径激活物主要是

A、结合抗原后的IgG类抗体

B、结合抗原后的IgM类抗体

C、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酵母多糖

D、RNA

E、双链DNA

C

9、免疫组化染色前.应对标本进行固定.固定最主要的目的是

A、保存组织细胞的抗原性

B、防止细胞脱落

C、防止细胞自溶

D、终止胞内酶的活性

E、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

A

10、捕获法ELISA检测的Ig类别是

A、IgM

B、IgG

C、IgA

D、IgD

E、IgE

A

11、临床监测药物浓度的首选方法是

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

B、荧光偏振免疫分析

C、免疫荧光显微技术

D、流式细胞术

E、免疫层析技术

B

1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血浆载脂蛋白测定的方法是

A、免疫扩散法

B、免疫火箭电泳法

C、免疫透射比浊法

D、酶法

E、抽提法

C

13、荧光显微镜中激发滤片的作用是

A、允许特定波长的激发光通过

B、允许荧光通过并阻断紫外光

C、使激发光增强

D、改变荧光素的荧光效率

E、使激发光发生折射

A

14、放射免疫分析中决定试验灵敏度的参数为

A、放射化学纯度

B、抗体免疫活性

C、抗体效价

D、抗体纯度

E、比放射性

E

15、异源性TSH综合征和垂体腺瘤的实验室诊断的主要区别是

A、TT3、TT4的测定

B、FT3、FT4的测定

C、血清TSH测定

D、TBG测定

E、TRH兴奋试验

E

16、免疫比浊测定中.导致钩状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抗体过量

B、抗体亲和力差

C、抗原分子量偏大

D、抗原含量超出检测范围

E、体系中离子强度小

D

17、对流电泳中.抗体向负极移动的原因是

A、抗体带正电荷

B、抗体带负电荷

C、电渗作用

D、电泳作用

E、电场作用力

C

18、试管凝集试验属于

A、定性试验

B、定量试验

C、定量或定性试验

D、半定量试验

E、半定性试验

D

19、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

A、血管内溶血

B、血管外溶血

C、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

D、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E、急性造血停滞

A

20、.关于产单核李斯特菌培养特性叙述正确的是

A、普通琼脂培养可见红色菌落

B、普通琼脂培养可见褐色菌落

C、血平板培养可见金黄色菌落

D、血平板培养菌落周围可见α-溶血环

E、血平板培养菌落周围可见β-溶血环

E

21、真菌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是

A、白假丝酵母菌

B、曲霉菌

C、毛霉菌

D、新生隐球菌

E、卡氏肺孢菌

A

22、为提高血标本的阳性率.通常先做

A、分离培养

B、增菌培养

C、鉴别培养

D、厌氧培养

E、需氧培养

B

23、属于二相性真菌的是

A、白假丝酵母菌

B、新生隐球菌

C、曲霉菌

D、毛霉菌

E、孢子丝菌

E

24、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阳性的是

A、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变形杆菌属

B、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变形杆菌属

C、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摩根菌属

D、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

E、普罗威登斯菌属、摩根菌属、耶尔森菌属

C

25、以下是菌群失调的诱因.但应除外

A、使用抗生素

B、医疗措施的影响

C、细菌变异

D、细菌寄居部位改变

E、使用激素

C

26、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相当于评价诊断试验灵敏度的指标是

A、假失控概率

B、误差检出概率

C、在控预测值

D、失控预测值

E、失控效率

B

27、成双排列的细菌是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丙型链球菌

D、肺炎链球菌

E、百日咳鲍特菌

D

28、对弯曲菌属培养特性叙述正确的是

A、普通培养基生长照好

B、普通培养基生长慢

C、加入血液不生长

D、加人血清不生长

E、普通培养基不生长,加入血清生长

E

29、对血琼脂上培养气单胞菌属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菌落

B、灰白光滑菌落

C、粗糙菌落

D、绿色菌落

E、黄色菌落

B

30、对霍乱弧菌培养特性叙述正确的是

A、专性厌氧菌

B、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C、专性需氧菌

D、普通培养基生长不良

E、普通培养基不能生长

B

31、于扰实验的偏差等于

A、两组干扰样品测定值之差

B、两组基础样品测定值之差

C、干扰样品测定值与基础样品测定值之差

D、干扰样品测定值与真值之差

E、干扰样品测定值与基础样品的理论值之差

C

32、关于医学决定水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又可称之为参考值上限

B、对于每一医学决定水平都应规定相应的性能指标

C、是临床判断结果具有意义的被分析物浓度

D、临床上可用来排除某种疾病

E、对于某个项目可以有两个或三个医学决定水平

A

33、某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血浆标本置于4℃冷藏10小时.可见上层为奶油样,下层混浊的标本,可能是

A、CM和LDL增高

B、HDL增高

C、VLDL增高

D、LDL增高

E、CM和VLDL增高

E

34、急性胰腺炎时测定血淀粉酶不正确的描述是

A、发病后16~24小时开始上升

B、持续升高3~4天

C、其他急腹症时也可轻度增高

D、超过正常上限2倍即可诊断

E、腮腺炎时可升高

A

35、有关ACTH实验检测的描述错误的是

A、血浆ACTH呈脉冲式分泌

B、血浆ACTH分泌功能检测应配合血皮质醇测定

C、血浆ACTH检测有助于原发和继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鉴别诊断

D、血浆ACTH极不稳定.室温放置易分解

E、血浆ACTH由下丘脑分泌

E

36、关于铁代谢和功用描述正确的是

A、转铁蛋白是铁的主要贮存形式

B、体内缺铁时血浆转铁蛋白含量降低

C、血红蛋白释放出的铁排出体外

D、铁参与细胞色素酶的合成

E、铁进入血液后以Fe2+形式被运输

D

37、下列代谢性酸中毒中血浆阴离子间隙升高.但除外

A、酒精中毒引起的乳酸血症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严重低血氧、休克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D、高氯性酸中毒

E、高血钾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D

38、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时可出现

A、血pH升高,PaCO2升高,[HC03-]下降

B、血pH不变,PaCO2升高,[HC03-]升高

C、血pH升高,PaCO2升高,[HC03-]下阵

D、血浆pH升高,PaCO2升高,[HC03-]不变

E、血浆pH下降,PaCO2升高,[HC03-]下降

B

39、反映肾脏浓缩-稀释功能的试验有

A、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B、酚红排泌试验

C、自由水清除率测定

D、尿液pH测定

E、血清尿酸测定

C

40、最敏感反应体内储存铁的实验室指标是

A、血清铁

B、血清铁蛋白

C、骨髓细胞外铁

D、骨髓中铁粒幼细胞数量

E、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

B

41、关于凝血因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也浆中不含纤维蛋白原

B、凝血因子都在肝脏中合成

C、人体内的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

D、凝血因子I、V、Ⅷ均对凝血酶敏感

E、凝血因子Ⅱ、Ⅶ、Ⅻ和X是维生素K依赖因子

D

42、作为血清诊断酶叙述错误的是

A、组织和血清酶活性差异大

B、组织损伤后.酶能较快地释放到血液中

C、生物半寿期较长

D、同工酶组织分布特异性强

E、酶的组织分布广

E

43、血管内溶血时,哪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明显降低

A、AAG

B、AAT

C、Hp

D、CER

E、TRF

C

血管内溶血时结合珠蛋白含量明显降低。此外,严重肝病患者Hp的合成降低。

44、关于C-肽描述错误的是

A、由胰岛素原分解生成

B、由31氨基酸残基组成

C、C-肽与胰岛素以等摩尔数分泌入血循环

D、胰岛素和C-肽在免疫效应方面有交叉反应

E、C-肽无胰岛素的生物活性

D

45、凝集反应不包括

A、AB0血型鉴定

B、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

C、Coombs试验

D、细菌菌种鉴定

E、肥达反应

B

46、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不包括

A、CM残粒

B、IDL

C、HDL

D、变性LDL

E、Lp(a)

C

47、血友病患者试验结果为阳性的是

A、PT

B、APTT

C、TT

D、BT

E、FIB

B

48、符合DlC特征性变化的是

A、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

B、D-二聚体水平正常

C、FDP水平正常

D、血小板数量增多

E、抗凝血酶含量和活性降低

E

49、TT显著延长可被甲苯胺蓝或硫酸鱼精蛋白纠正而不被正常血浆纠正.同时APTT、PT也延长,提示可能存在

A、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

B、遗传性因子湖缺乏症

C、肝素样抗凝物质增多

D、狼疮样抗凝物质增多

E、因子Ⅷ抑制剂

C

50、霍奇金病的骨髓涂片中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细胞是

A、幼稚淋巴细胞

B、异常组织细胞

C、原始淋巴细胞

D、RS细胞

E、幼稚浆细胞

D

5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象中,增高可达10%~20%的细胞为

A、中性中幼粒细胞

B、中性晚幼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单核细胞

D

52、L3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学特征是

A、小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

B、核染色质较粗.每倒结构较一致

C、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

D、胞质量较少

E、胞质轻或中度嗜碱性

C

53、在各项酯酶染色中(除AS-D萘酚酯酶染色外).阳性反应能够被氟化钠抑制的白血病是

A、粒细胞白血病

B、淋巴细胞白血病

C、红白血病

D、浆细胞白血病

E、单核细胞白血病

E

54、M1型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应

A、≥30%(NEC)

B、≥50%(NEC)

C、≥60%(NEC)

D、≥80%(NEC)

E、≥90%(NEC)

E

55、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增生程度多为

A、极度减低

B、增生减低

C、增生活跃

D、明显活跃

E、极度活跃

A

56、不是确定溶血的实验室诊断依据的是

A、网织红细胞计数下降

B、有核红细胞

C、粒红比值缩小或倒置

D、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

E、骨髓增生以中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A

57、关于蚕豆病表述正确的是

A、蚕豆病是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中的一种

B、本病成年男性发病率较高

C、本病多发于我国长江以北地区

D、本病病程较短.病情较轻

E、G-6-PD缺乏.食用蚕豆后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

E

58、缺铁性贫血缺铁早期的特点是

A、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B、血清铁下降

C、铁吸收率增加

D、总铁结合力增加

E、铁粒幼细胞减少

B

59、胰岛细胞瘤时血中出现

A、C肽水平降低

B、C肽水平升高

C、C肽水平正常

D、胰岛素原水平降低

E、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B

胰岛细胞病时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C肽水平升高。

60、VitC在试带法中对各项检测的影响.错误的是

A、VitC含量过高使白细胞出现假阴性

B、VitC含量过高使亚硝酸盐出现假阴性

C、VitC含量过高使隐血出现假阴性

D、VitC可引起尿糖假阴性

E、VitC可引起胆红素假阳性

E

61、测尿糖时试剂条只与尿中发生作用的物质是

A、蔗糖

B、果糖

C、麦芽糖

D、半乳糖

E、葡萄糖

E

62、目前为预防输血中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理想的红细胞制剂是

A、年轻红细胞

B、洗涤红细胞

C、浓缩红细胞

D、少白细胞红细胞

E、辐照红细胞

D

引起输血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自细胞抗原的抗体,因此周少白细胞红细胞可以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63、参与Ⅰ超敏反应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C

64、关于Ph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仅出现于中性粒细胞

B、仅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所特有的异常染色体

C、大多数为t(9;22)(q34;q11)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后,Ph染色体消失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缓解后,Ph染色体消失

C

比G组染色体还小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首先在美国费城发现,因而称为Ph染色体。l年奥瑞尔登(0Riordon)刺用荧光显带法确认Ph染色体实际上是第22号染色体长臂缺失大段后剩余的部分。年罗刹(Rowley)发现,缺失下来的那部分通常易位到9号染色体长臂的末端,形成t(9;22)(q34;q11)。可出现于多种细胞如粒细胞,巨核细胞、幼红细胞、幼稚单核细胞等,存在于CML的整个病程中。

65、可以用于反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试验是

A、白细胞计数

B、网织红细胞计数

C、中性粒细胞毒性指数

D、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E

66、网织红细胞计数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当骨髓中网织红细胞和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均增加则提示

A、释放障碍

B、释放增加

C、骨髓红细胞生成旺盛

D、骨髓网织红细胞减少

E、造血功能旺盛

B

67、ICSH推荐作为各型号血液分析仪血红蛋白测定标准校正的方法是

A、HiCN检测法

B、沙利检测法

C、SLS检测法

D、AHD检测法

E、HiN3检测法

A

68、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网织红细胞分类计数采用的方法是

A、流式细胞法

B、电阻抗法

C、过氧化物酶法

D、光散射法

E、VCS法

D

69、新配制的瑞氏染液须在室温或37%下贮存一定时间.其目的是

A、有利于伊红的分解

B、维持染液的pH

C、使美蓝逐渐转变为天青B

D、防止甲醇挥发

E、沉淀染料沉渣

C

70、AB0血型遗传中,父母双方各遗传给子代一个基因,可以组成基因型的数目为

A、3

B、4

C、5

D、6

E、7

D

父母双方如各遗传给子代一个基因.则可组成6个基因型;OO、AA、AO、BB、BO、AB;4种表现型:A、B、O、AB。 

71、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集落刺激因子减少

B、干扰素增多

C、白细胞介素减少

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E、血小板生成素减少

D

红细胞生成素(EPO)主要由肾脏产生,慢性肾功能不全可导致EP0减少。

72、不能应用流式细胞术的领域是

A、细胞分选

B、造血干细胞计数

C、白血病免疫分型

D、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E、血小板病诊断

D

73、FAB分型提出诊断急性白血病时骨髓中原始细胞为

A、≥20%

B、≥25%

C、≥30%

D、≥40%

E、≥l5%

C

本题要点是急性白血病的骨髓学检查。FAB分型是国际上为了统一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和诊断而确定,其规定任何患者的外周血或骨髓涂片中原始+幼稚细胞≥30%,或原始+早幼粒细胞≥50%.即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明确诊断后,需进一步明确亚型。

74、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征不包括

A、血清中检出高效价自身抗体

B、病理损伤的基础为Ⅱ~Ⅳ型超敏反应

C、病程较长,迁延不愈

D、均为体液免疫应答所致

E、女性多于男性

D

二、以下试题均有一个共同题干,每条题干下有若干子题,并且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75、患者女性,25岁,尿频、尿急、尿痛3天,尿培养为革兰阴性杆菌,细菌计数/ml,生化反应结果:氧化酶(-)、尿素酶(-)、靛基质(+),该病原菌是

A、铜绿假单胞菌

B、大肠埃希菌

C、产气肠杆菌

D、肺炎克雷伯菌

E、普通变形杆菌

B

76、患者女性.65岁.冠心病心绞痛史8年、无高血压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6小时人院.入院时血压/90mmHg,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此时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改变是

A、血清LDH水平增高

B、血清AST水平增高

C、血清ALT水平增高

D、血清CK-MB水平增高

E、血清肌红蛋白减少

D

77、患者男性,55岁,因呕血入院,体检:面色微黄、消瘦,肝大坚硬,腹部膨胀,足部轻度水肿,该患者不支持肝硬化诊断的指标是

A、血清总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A/G比值倒置

B、血清胆红素升高

C、血清ALT和AST升高,DeRitis比值≥2

D、血氨正常

E、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

E

纤维蛋白原与肝脏疾病,纤维蛋白原系肝脏合成,主要分布在血浆,亦存在于血小板和巨核细胞。正常血浆浓度为1.5~3.5g/L,因此当肝脏严重受损,使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功能发生障碍,则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浆糖蛋白,可参与血栓及冠状动脉的形成和发展,是反映血栓状态一个指标,也是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独立预报因子之一。纤维蛋白原升高提示机体纤溶活性降低,促血栓形成。

三、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密切的答案。

患者男性,50岁,肥胖.因视力模糊,右下肢麻木入院,经检查发现空腹血糖11mmol/L,血压为/mmHg,呼吸有烂苹果味尿糖++++,尿酮体++。

78、最有可能的初步诊断是

A、糖尿病肾病

B、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

C、原发性高血压

D、胰腺β细胞瘤

E、库欣综合征

B

79、若该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是

A、尿清蛋白升高

B、血肌酐升高

C、血尿素升高

D、血尿酸升高

E、尿β2微球蛋白升高

A

80、该患者经治疗后血糖恢复正常.监控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情况最常用的指标是

A、尿糖

B、糖化Hb

C、餐后血糖

D、至腹血糖

E、空腹胰岛索

B

患者男性,15岁,头痛、呕吐频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送检脑脊液标本,理学检查显示,标本呈乳白色、混浊.试管底部有少量块状沉淀。

81、根据上述描述.该患者脑脊液穿刺的最佳时机应是

A、发病后1~3周

B、发病后5~7天

C、发病后3~5天

D、发病后2~4天

E、发病后1~2天

E

82、在该患者脑脊液标本中最可能显著增高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红细胞

A

83、该患者脑脊液中葡萄糖和蛋白质的变化特点应是

A、无变化

B、葡萄糖增高.蛋白质显著增高

C、葡萄糖减低.蛋白质显著减低

D、葡萄糖增高.蛋白质显著减低

E、葡萄糖减低.蛋白质显著增高

E

84、PT延长可见于

A、口服避孕药

B、DIC早期

C、先天性V因子增多

D、妊娠离血压综合征

E、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

E

85、血液保存液ACD加入下列哪种物质可变为CPD

A、枸橼酸盐和磷酸盐

B、葡萄糖和腺嘌呤

C、腺嘌呤和鸟嘌呤

D、鸟嘌呤和磷酸盐

E、腺嘌呤和磷酸盐

E

患者男性,24岁,发热、咽喉疼痛伴齿龈出血2周,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轻度肿大,胸骨压痛明显,外周血检查,Hb70g/L,WBC2.8×/L,PLT42×/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55%,原始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弱阳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阳性反应可被NaF抑制。

86、该患者可能是

A、急性白血病M1型

B、急性白血病M3型

C、急性白血病M5型

D、急性白血病M6型

E、急性白血病M7型

C

87、增生的原始细胞为

A、粒细胞

B、红细胞

C、单核细胞

D、巨核细胞

E、浆细胞

C

88、该型白血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

A、细菌感染

B、皮肤黏膜损害

C、巨脾

D、病毒感染

E、贫血

B

89、该型白血病分为几种亚型

A、2型

B、3型

C、4型

D、5型

E、6型

A

四、B

A.双抗体夹心法

B.间接法

C.一步法

D.竞争法

E.捕获法

90、标记抗体具有种属内通用性的ELISA方法是

B

91、容易导致钩状效应的ELISA方法是

C

A.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B.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C.一级、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D.二级、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E.三级、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92、防护要求最高的是

B

93、不可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是

C

A.多发性骨髓瘤

B.肾小管功能损伤

C.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D.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E.缺铁性贫血

94、血浆转铁蛋白增加

E

95、血浆清蛋白减少

C

96、血浆球蛋白增加

A

97、血浆β2微球蛋白减少

B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浆细胞白血病

D.多毛细胞白血病

E.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

98、48%~60%的患者骨髓穿刺呈干抽

D

99、细胞成熟程度和形态不一致

C

、血象和骨髓象中多见接近成熟的小淋巴细胞

B

中华检验医学网(







































呼和浩特白癜风专科医院
寻常型白癜风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cs/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