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起大肠杆菌病的因素

调查发生本病的养殖户后发现,兔群发病前都受到各种应激,最常见的应激因素

断奶应激(笼位、饲养人员、饲料等变化);

1、饲料配方突然改变或粗纤维含量不足;

2、气候突变,受凉受潮,卫生不良;

3、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抗生素

4、饲喂制度改变;

5、喂量改变;

症状:

主要以下痢和流涎为特征,个别病例未见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病兔精神沉郁,被毛粗乱,

由于脱水导致体重很快减轻、消瘦,腹部膨胀。剧烈腹泻,肛门和后肢的被毛常沾有黏液

或黄色水样稀粪,粪便中常带有胶样黏液和一些两头尖的干粪。病兔四肢发冷、磨牙、流涎。

急性者,一般1~2天死亡;亚急性者,一般经7~8天死亡。

防治:

减少各种应激是预防本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治疗:用乙酰甲喹注射液(痢速停)每公斤体重注射0.5-1毫升;连用3天;

适应症:

1、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魏氏梭菌等引起的拉黄白、稀软、水样胶冻状或脓血样的腹泻、细菌性和病毒性肠炎、黄尿病、魏氏梭菌引起的肚胀等。

2、饲料品质不好或饲养员管理不当、仔兔断奶等因素引起的腹泻。

3、急性下痢呈水泻,有特殊腥臭味,拉乳白色稀粪,病兔体温正常或略低,湖状稀粪或透明液胶冻样粪便,喂什么颜色饲料拉什么颜色水粪或粪中混有粉红色胶冻状粘液,恶臭,两耳发凉,脱水,消瘦甚至死亡。

用量:肌肉注射,每KG体重0.2—0.5ml,连用三天。









































沈阳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间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cs/7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