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eculture纯培养:把从一个细胞或一群相同的细胞经过培养繁殖而得到的后代,称纯培养。可以用分离、纯化法得到
Bacteria细菌:是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菌两大类群。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和水生性较强的单细胞原核生物。
Archaea古菌:一类在细胞结构和功能上与其他微生物有显著差异的原核生物,一般生活在各种极端的生态环境中。
TheGramStain革兰氏染色是用来鉴别细菌的一种方法,细菌细胞壁上的主要成份不同,利用这种染色法,可将细菌分成两大类,即革兰氏阳性菌(紫色)与革兰氏阴性菌(红色)。
Peptidoglycan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由聚糖链、短肽和肽桥组成,聚糖链由两种糖衍生物,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组成,通过β-1,4-糖苷键交替链接而成。短肽由四个氨基酸组成,借肽键连接在M的乙酰基上。肽桥:相邻的肽尾互相交联形成高密度网状结构(大肠杆菌等G-菌中无肽桥)
bacterialcellwall细菌细胞壁:细菌细胞最外的一层,坚韧并富有弹性的外被,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其赋予细胞强度和形状。
LipopolysaccharideLPS脂多糖:。位于G-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的类脂多糖类物质,有脂质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三部分构成,是G-细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成分。(脂质A是内毒素的毒性部分和主要部分,O-特异侧链是构成O抗原特异性的基础)
Teichoicacids磷壁酸:是结合在G+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由多个核糖醇或甘油以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分为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
Endotoxin内毒素:大多G-菌能产生内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细胞壁外膜,与外毒素相比,他不能分泌到周围环境中,只有当菌体死亡破裂或用人工方法裂解后才能释放出来。其主要化学成分是LPS,主要毒性成分是脂质A,在脂多糖层的内层,是一种特殊的糖磷脂。
Periplasmicspace周质空间:指在G-菌中,其外膜与细胞膜之间的狭窄胶质空间。L-formofbacteriaL型细菌:指在实验室或宿主细胞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它的细胞膨大,对渗透压十分敏感。
Protoplast原生质体:指在等渗溶液中用溶菌酶完全脱去原油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后(人工去壁后),所留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的脆弱细胞。
Sphaeroplast球形体:指在螯合剂等存在的条件下用溶菌酶部分除去G-菌的细胞壁而形成的的缺损型细胞。
Mycoplasma支原体: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
Cellmembrane(Cytoplasmicmembrane)细胞膜:是完全包围着细胞的一层很薄的结构,一般结构由脂双层构成,其是防止细胞外物质自由进入细胞的屏障,保证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各种生化反应能有序进行。
fluidmosaicmodel流动镶嵌模型:是一种生物膜结构的模型,它认为生物膜是磷脂以疏水作用形成的双分子层为骨架,磷脂分子是流动性的,可以发生侧移、翻转等.蛋白质分子镶嵌于双分子层的骨架中,可能全部埋藏或者部分埋藏,埋藏的部分是疏水的,同样,蛋白质分子也可以在膜上自由移动。
IntracellularMembraneSystem内膜系统:细菌不含线粒体与叶绿体之类的细胞器,但很多G+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的细胞膜内凹延伸或折叠成为形式多样的内膜系统,如间体、载色体、羧酶体以提供为某种功能所需要的更大面积。
Mesosome间体:许多细菌细胞膜内延形成的一个或几个片层状、管状或囊状的结构,位于细胞中央的间体与DNA复制以及横隔壁形成有关,位于周围的间体与分泌胞外酶有关。
BacterialChromosome细菌染色体:细菌的核区DNA通常称为细菌染色体DNA,是一个很长的闭合环状双链。DNA反复折叠形成高密度缠绕的致密结构称为超螺旋。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须的遗传物质。
Plasmid质粒:能自主复制的共价闭合环状超螺旋小型双链DNA,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并非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须。
Flagella(flagellum)鞭毛:在某些细菌菌体上具有细长而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运动器官,多于G-。
Flagellin鞭毛蛋白:鞭毛蛋白是组成鞭毛丝的基本单位,数条鞭毛蛋白微管并排螺旋排列围城一个中空圆柱体,横切面的微管排列为9+2式的鞭毛丝。
FimbriaeandPilin菌毛和菌毛蛋白:菌毛存在于细胞表面,有菌毛蛋白亚基螺旋排列而成的纤细,短而直的毛状结构,是许多G-的抗原,促进细菌粘附,不参与运动。
Capsule糖被:指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富含水分的多糖黏胶外,有荚膜、微荚膜、黏液层三种分类。
Endospores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体。产生芽孢的细菌主要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梭菌属
Parasporalcrystal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
Binarydivision二分裂:细胞无性繁殖的方式,表现为细胞横分裂的称为裂殖。
Colony菌落:将单个微生物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在一定适宜条件下,生长繁殖,由此母细胞为中心产生大量细胞且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
Actinomycetes放线菌: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substratemycelium基内菌丝:长在培养基内,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的菌丝状态。菌丝无分隔,直径通常为0.5~1.0μm,可以产生各种水溶性、脂溶性色素
aerialmycelium气生菌丝:由基内菌丝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状态,较基内菌丝粗,常伴有分支现象,多核菌丝生成横隔进而分化成孢子丝
sporophores子实体:是由真菌的营养菌丝和生殖菌丝缠结而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孢结构。
Antibiotics抗生素:抗生素是由生物(包括某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内)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能在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他种生物机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机物质。
Cyanobacteria蓝细菌:一大类群分布极广的、异质的、极大多数情况下营产氧光合作用的古老的原核微生物。
Heterocyst异形胞:蓝细菌细胞特化的形式之一,分布在西装体重减或末端,比营养细胞大,壁厚,是厌氧固氮场所,可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
Rickettsia立克次氏体:立克次体是一类大小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其生物学性状与细菌相似、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Chlamydia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代谢活性丧失、专性活细胞寄生的致病性原核微生物。
第三章真核生物
Yeasts酵母:能发酵糖类产能的单细胞真菌通称为酵母,以芽殖、裂殖进行无性繁殖,以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
Molds(filamentousfungi)霉菌(丝状真菌):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是丝状真菌的总称。
Hypha(hyphae菌丝)霉菌营养体的组成单位,菌丝顶端生长,分支,最终许多菌丝相互缠绕形成的菌丝集团称为菌丝体。(真菌的孢子以出芽方式繁殖,孢子出芽形成的芽管在条件适宜时逐渐延长呈丝状,称为菌丝)
Vegetativehyphae营养菌丝:菌丝分化成营养菌丝,深入培养基吸取养分,有些霉菌可由营养菌丝形成假根以吸收营养。
Reproductivehyphae繁殖菌丝: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分化成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Myceliu(mycelia)菌丝体:菌丝通过顶端生长进行延伸,并多次重复分支而形成微细的网络结构,由许多菌丝相互交织而形成的一个菌丝集团。
Asexualreproduction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的配合,只通过营养细胞的分裂或营养菌丝的分化而形成的同种新个体的过程。
conidium分生孢子:由气生菌丝顶端的分生孢子梗结构形成。孢子可以是单细胞的,内含单倍体核,也可是多细胞的,含有几个来自有丝分裂的单倍体核。,Sexualreproduction有性繁殖: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产生的新个体的过程为有性繁殖。
Plasmogamy质配:是两个不同性细胞接触后进行结合,并将二者的细胞质融合在一起的过程。细胞核不融合
Karyogamy核配:细胞核融合形成接合子的过程。
Meiosis,
Zygospores接合孢子:某些真菌生长发育到某一阶段由菌丝分化出不同性别的配子囊经结合后产生的有性孢子,包括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
Ascospores子囊孢子:不同性别的细胞接触融合后形成二倍体结合子,二倍体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细胞称子囊孢子。
二、简答部分
1、细菌细胞壁的功能:
⑴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伤害。
⑵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须。
⑶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进入细胞。
⑷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2、磷壁酸的功能:
⑴通过分子上的大量负电荷浓缩细胞周围的Mg+,提高细胞膜上一些合成酶的活力;贮藏元素。
⑵调节细胞自溶素的活性,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
⑶作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⑷赋予G+细菌特定的抗原。
⑸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白细胞吞噬。
3、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1)G+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练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
(2)G-细菌细胞壁外膜中脂质含量很高,肽聚糖层,遇脱色剂乙醇时,以脂质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褪成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细菌呈现红色,而G+细菌仍保持紫色。
4、芽孢的抗热机制
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差,而芽孢皮层的高离子强度使其具有极高的渗透压,因此,芽孢原生质高度失水并皱缩成含水量极地的状态,因而产生极强的抗热性。芽孢的抗热性也与一些其所含有的酶有关,只是这些酶本身不抗热,在与芽孢中的一些物质结合后才有抗热性。
5、芽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芽孢的抗逆性和休眠能力有助于产芽孢细菌渡过困境。
(2)芽孢是细菌分类鉴定中一项重要的形态特征
(3)杀灭芽孢是制定灭菌标准的主要依据
(4)许多产芽孢细菌是强致病菌。
(5)有些产芽孢细菌可伴随产生游泳的产物,如抗生素短杆菌肽。
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差异:
7、细胞膜的生理功能:
⑴选择性的控制细胞内外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
⑵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结构屏障。
⑶是合成细胞壁和糖被有关成分的重要场所。
⑷膜上含有与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有关的酶系,是细胞的产能基地。
⑸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
8、糖被的功能:
⑴保护作用;⑵贮藏养料;⑶作为透性屏障和离子交换系统;⑷表面附着作用;⑸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⑹堆积代谢废物。
9、鞭毛的构造(G-):基体:L环、P环、S-M环,Mot蛋白(旋转动力)、Fli蛋白(控制方向)、钩形鞘、鞭毛丝
10、放线菌是一类丝状分枝细菌的依据:
⑴原核;⑵菌丝直径和细菌相仿;⑶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⑷产生有鞭毛的孢子;⑸噬菌体相同;⑹生活环境的pH值相近,微碱性;⑺DNA重组方式相同;⑻核糖体70s;⑼对溶菌酶敏感;⑽可抑制细菌生长的抗生素对放线菌同样有效。
11、霉菌的代表种类:
⑴毛霉属:由无隔多核的菌丝构成菌丝体,产生无性的孢囊孢子和有性的接合孢子,蛛网状菌落。具有很强的分解蛋白质的能力。用于淀粉酶的生产,柠檬酸发酵。主要分布于土壤、肥料中。
⑵根霉属:匍匐菌丝可分化出吸收营养的假根及产无性孢囊孢子的孢囊梗,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产生淀粉酶、糖化酶,是酿酒工业的菌种。
⑶曲霉属:有隔多核菌丝,具足细胞,经由菌丝分化成的分生孢子头产生无性的分生孢子,有的种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用于制酱、酿酒、制醋曲等。广泛分布在谷物、空气、土壤及各种有机物上。
编辑:wq
供稿:寝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