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大肠杆菌病是肉鸡生产中常见的急性肠道性传染病。该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病型复杂,而且由于菌株耐药性的产生,常用药物不敏感,导致了确诊难、疗效差,损失重。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和门诊经验,现将肉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因及防控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1病因分析
1.1种源性饲养场户进雏后3~5d,雏鸡便有明显的大肠杆菌病发生,并出现典型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因种鸡场、孵化厂及污染的运输工具感染所致。且多与脐炎和鸡白痢的发生呈正相关。
1.2饲源性目前大多数肉鸡饲养场(户)仍采用自配料为主,对原料缺乏必要的检测,从而导致因饲喂污染饲料而发病;部分老旧饲养场(户)因环境污染,饮水中大肠杆菌严重超标而感染发病。
1.3气源性在冬季通风不良的情况下,由于鸡舍内NH3、CO2及煤烟和尘埃等严重污染导致肉鸡抵抗力下降感染大肠杆菌而发病。
1.4药源性肉鸡感染该病后由于饲养场(户)盲目用药,结果抑制了肠道内的有益菌群,一方面影响到肉鸡的消化功能,另一方面由于菌群失调,引起致病性大肠杆菌大量繁殖而发病。
1.5继发性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广泛分布于养鸡场舍中,卫生条件恶化、气候突变、应激等因素作用诱发霉形体病、球虫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导致继发大肠杆菌而引起混合感染。
2临床病型
肉鸡抵抗力较弱,一旦感染大肠杆菌病如不及时治疗则很快就会引起菌血症和毒血症,由于病菌及毒素侵害的部位不同,可引起多种临床病型。
2.1肝周炎肝和心包周围出现白色纤维素样粘连或黄色胶冻样渗出→肝腹水、心包积液→死亡。
2.2卵黄囊炎和脐炎源于早期孵化厂感染,导致育雏前期死亡率升高,病弱残雏增多,生长缓慢。
2.3气囊炎气囊混浊,有颗粒状和凝乳状渗出,严重者窒息死亡。多见于冬季大棚养鸡。
2.4关节炎棚架饲养肉鸡容易引起腿部和足部受伤而引起关节炎,60%以上为感染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所致。
2.5其他病型包括肉鸡肿头症、眼球炎、肉芽肿等,多为大肠杆菌感染所致。个别情况下还可引起肉鸡脑炎而出现神经症状。
3主要危害
由于大肠杆菌病根治较难,所以凡发生过本病的鸡群危害明显。
一是出栏率低、出栏体重轻,大小不匀、饲料转化率低。
二是治疗成本高,直接影响到肉鸡生产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