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鸡的不同类型疾病的总称。
特征是引起鸡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眼球炎、关节炎及滑膜炎、输卵管炎、大肠杆菌性肠炎、肉芽肿、败血症等。尤其是近年来,大肠杆菌病在许多养鸡场广泛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加上大肠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使治疗费用上升。
发病原因
一、抗菌药物的不正确使用
用户往往把使用药物当作控制大肠杆菌的主要手段,但药敏试验普及率低,用药盲目性大,且在实际生产中有时用药不合理,如随意加大剂量,或低剂量长时间使用,投药途径不当,不注意轮换用药,造成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药效下降甚至无效,药物控制难度增大。二、免疫抑制性疾病影响 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感染非常普遍,免疫抑制性疾病会造成机体整个防御系统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局部免疫受损,导致免疫抑制或低下,增加了对大肠杆菌的易感性。三、血清型众多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优势血清群大肠杆菌抗原结构复杂,由菌体抗原、荚膜抗原和鞭毛抗原三部分组成。目前已知抗原有很多种,而这些抗原可组合成大量抗原性不同的血清型。造成国内不同地区都有其独立的优势血清群,使在同一地区不同养殖场血清型相差也较大,甚至在同一鸡场同一鸡群也可以存在多个血清型。四、大肠杆菌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大肠杆菌引起的败血症、腹膜炎涉及的母鸡卵巢及输卵管的感染,从而引起卵内污染,传给下一代雏鸡;另一种是种蛋本来不带菌,但蛋壳表面污染有大肠杆菌的粪便,在种蛋保存期或孵化期侵入蛋内部,也可引起死胎、爆蛋或出壳后成为感染雏鸡,这种情况下如果孵化和出雏过程消毒不严造成感染会更严重。五、支原体的感染 尤其是鸡毒支原体的感染,与大肠杆菌有协同致病作用,也是大肠杆菌病的常见诱因之一。六、继发感染 继发感染主要是由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感染造成。其中一些高致病力的毒株,因可引起死亡,往往容易确诊,但那些非高致病力的毒株,往往不容易被发现和分辨。正是这些目前仍广泛存在于家禽环境中的非高致病力毒株,往往会破坏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黏膜屏障系统的完整性,致使被感染禽不同程度地出现免疫抑制等,从而为大肠杆菌的人侵打开了门户。七、饲养管理差,应激因素长期存在 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恶劣的外界环境条件和各种应激因素都能促进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如气候突变、寒冷、闷热、通风换气不良、氨味过浓等应激因素,使鸡群抗病力减弱,各种病原微生物乘机侵入,引起机体发病。八、卫生条件差粪便、污水、病死鸡等不能无害化处理,从而造成了鸡场环境污染严重,细菌、病毒大量存在。对消毒工作不重视或不严格,密度过大,潮湿的环境又为大肠杆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的滋生创造了条件。九、其他因素 饲料营养缺乏,维生素等含量不足、饲料霉变等,导致鸡抵抗力下降,对大肠杆菌易感性增加,引起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中医对大肠杆菌的认识
《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葛根芩连汤主之。”上面所说太阳病就是临床咱们所遇到的外感之邪,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因之邪。太阳病,桂枝证主要是说机体削弱同时外感邪气引起的病理表现,表邪来犯,本来应该先解在表之邪,由于治疗不正确而反采取攻下之法,进而导致里虚湿热之邪乘虚而入化热,湿热互结下注阳明大肠,随致下利不止。
这刚好符合现代医学所说的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正常情况下健康畜禽肠道中就有大肠杆菌存在,只有在动物机体环境改变,或者打破原有菌群平衡后或者在养殖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良的情况下,大肠杆菌病才会发生。
治疗原则: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通腹消滞。立竿见赢
---细菌性肠道病的首选
无抗无耐药临床应用效果好
适合各种类型的大肠杆菌病
纯中药制剂,特别适用于产蛋期鸡群合肉鸡养殖中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1、蛋鸡临床表现:排白色稀便,粪蛋增多,产蛋后移推迟,零星出现死亡,剖检死鸡有特殊恶臭,腹膜炎。肝周炎、心包炎,肠道肠壁变薄等大肠杆菌症状时使用。
2、肉鸡临床表现:大群出蔫鸡,采食量轻微下降。零星死亡,死亡鸡只剖检恶臭,包心包肝等大肠杆菌时使用。
3、鸡群发生病毒性疾病时,防止继发大肠杆菌等细菌病时配合力维净使用。
4、蛋鸡产蛋期每月定期预防和肉鸡程序预防大肠杆菌时单独使用。
5、预防用过一次药物治疗后的复发感染。
混饮每ml本品兑水斤,按照全天饮水量计算,集中上午饮用4-6小时,连用3-5天。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收集,仅用于分享和学习,我们尊重原创,若侵犯您的权益,请留言我们删除。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