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放线菌中有许多菌株可以形成有毒的代谢物;几乎3/4以上的菌株能产生抗生素,其中知名度高的有链霉素、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等。
1
由于放线菌的发酵产物极具商业价值,所以相关的研究非常多。
但是,研究的目标主要是放线菌的发酵生化学及药理学二方面,所以对于放线菌在自然界的功能,所能明了的很有限。
放线菌的发育与细菌及真菌相较就显的特别缓慢,这显示了它们在自然界各种生物竞争中是居于劣势的。
当动植物遗骸开始分解时,放线菌在土中的菌数非常少,一直到容易利用的养份消耗得差不多了,细菌和真菌类开始消灭时,放线菌的活动才变的较为显著。
2
放线菌是异营生物,可利用的碳源由简单的单糖,有机酸到复杂的多醣类、脂质、蛋白质及链状碳氢化合物都可利用。
纤维素可被某些种放线菌所利用,但是分解速率很慢。有些菌株尚可利用淀粉及菊醣等。Nocardiaspp可分解利用白蜡、酚、固醇及嘧啶。
铵,硝酸根化合物,氨基酸,蛋白及一些蛋白质被放线菌用为氮源。
较复杂的含氮分子则被分解成氨,做为同化作用上的主要化合物。
3
放线菌广存于土中,尤其较干燥而非强酸性,有机质丰富之处,放线菌分解植物与动物之残体,并吸收分解的产物作为营养而增加它们的数量。
在土中放线菌主以孢子状态存在,菌丝状态亦可存在。但一般而言,菌丝仅存于有足够有机质供孢子发芽与维持营养生长的环境。
无论如何,我们可证实放线菌参与了以下数种过程:
4
(1)能够分解植物及动物组织中一些较难分解的成分:当外界加入成分简单的含碳化合物时,放线菌不是细菌或真菌的对手;但等这些简单化合物被消耗殆尽,而只剩难分解的含碳化合物时,放线菌就成为主要的微生物了。
(2)能够把外加的有机物转换为腐植质:许多放线菌株可在培养基中产生属于矿质土壤中腐植质的芳香族化合物。
(3)可以在高温下进行物质的转换:特别是在腐烂升温的绿肥、干草、堆肥中,高温放线菌可能是最主要的菌类,有时甚至会在堆肥表面有一种属于放线菌的典型的灰色产生。
(4)能够导致植物的土源疾病,如马铃薯疮痂病及甘薯斑症。
(5)由于能产生抗生素,所以在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上,有其重要性。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