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菌病(brucellosis,布病),也称波状热,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
1症状危害患布病后,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发烧,体温可达38—40度,不同人发烧的热型差别较大。有的人体温并不太高,波动于37—38度之间,持续时间长,处于长期低热状态;有的人体温呈波浪状,即高热几天,体温降下来几天,又开始高,反复多次,所以布病又称波状热。还有的体温忽高忽低,早晚变化大,病情凶险,呈弛张性发热等等。当前主要是长期低热者多。
另一个特点是患者多汗,尤其发病初期更为明显,晚上汗更多,汗质粘稠,多出现在头胸部等。
患者还经常出现骨关节疼痛、肿胀等。男患者易出现睾丸肿大(单例),女患者可有月经不调,流产,白带过多等。发病初期不明显,体温逐渐下降时骨关节症状相继出现。疼痛或骨关节活动障碍的部位多见于大关节。如,腰、骶、髋、肩、肘、膝等关节。常易误诊为风湿病。
给布病患者查体时还可看到某些部位淋巴结肿大(颈部、腋下、腹股沟等),肝、脾肿大等。
其他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精神倦怠等类似于感冒。
2主犯脏器⑴运动系统:关节肌肉疼痛。出现膝关节、腰、肩、髋、肘等关节痛。
⑵神经系统:可引起神经干涸神经根的损伤,导致神经痛。出现腰痛、臀部疼痛、腿痛等。
⑶呼吸系统:部分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而出现咳嗽。
⑷消化系统:急性期病人个别因肝脏损害较重,而出现尿黄、巩膜黄染、肝区不适、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⑸泌尿生殖系统:男性患者因睾丸炎或附睾炎而出现睾丸疼痛及小腹痛。慢性期可出现精索神经痛,以致出现阳痿、遗精、性机能减退等。
女性患者可出现乳房肿痛、腰痛、小腹痛、月经不调、闭经或流血过多,白带过多、性欲减退、早产、流产、死胎等表现。
还可发生肾炎、肾孟肾炎、膀胱炎。
3治疗方法采用抗生素类药物
(禁忌证为:活动性且肺结核、风湿热、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及妊娠、未婚患者等)
⑴四环素类抗生素,并用链霉素治疗:四环素每日2克,分四次口服,21天为一疗程,可重复1-2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第一疗程时并用链霉素。成人每日1克,他两次肌肉注射。
⑵利福平,并用强力霉素治疗:利福平成人每天-毫克,分两次口服,并且每天早晨口服强力霉素毫克,连服6周。
⑶磺胺治疗:复方新诺明成人每次2片口服,每日3次,连服2周,以后每天2次。3周为一疗程,可治2-3个疗程,疗程间的间隔5-7天。用此类药治疗后有一定复发率。
⑷对症治疗:除抗生素治疗外,应以对症治疗。如失眠者可服用镇静药,关节痛、头痛等可服镇痛药,高烧者可辅以物理降温或服解热药等。
(5)其他治疗:在内蒙古地区,当地有以蒙药为主的治疗方案。
4控制措施1.健康教育:关于防治布病的宣传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1)人感染布病是来自于染疫的家畜,尤其是羊、牛、猪等。主要传播因子是流产物、乳、肉、内脏、皮毛等。(2)布病是可以预防的,而且是可以自愈和治愈的,增强信心。(3)宣传对象主要是与牲畜接触密切的一些职业人群及疫区和牧区的居民,如兽医、放牧员、饲养员、屠宰工、挤奶工及乳肉加工人员等。(4)宣传教育应与畜牧业发展及脱贫致富结合起来
2.免疫接种: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主张给人预防接种,我国是其中之一。人用菌苗系M(B.abortus)冻干弱毒活菌苗,以皮上划痕进行接种,剂量为40~50亿/人次。低温避光条件下运输,在4℃下保存。免疫对象仅限于疫区内职业人群及受威胁的高危人群,接种面不宜过广,而且不宜年年复种,必要时可在第二年复种一次。对孕妇、泌乳期妇女、年老体衰者及有心、肝、肾等疾病患者不宜接种。M苗也可采用滴鼻方式免疫。
3.检疫淘汰疫畜、隔离疫畜培养健康畜,以及畜群免疫接种等是预防布病的重要措施。
管理措施出现布病患者应按传染病管理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间及程序进行报告,一般不应超过24小时。因布病人不传人,故对病人及接触者均不需隔离等处理。对患者所居住环境等也无需特殊处理,但应对周围人群进行布病检疫,发现可疑者应及时处理;对引发布病的传染源必须追查,对患者家中及邻居饲养家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牲畜流产状况、患者接触牲畜历史,接触程度,食用乳肉或内脏情况等。对查出的可疑畜及乳肉制品等应及时有效处理。
流行期措施当出现布病暴发流行时应尽快采取紧急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组建临时领导机构,包括当地人兽医的医疗行政管理人员及有关专业人员。尽快与上级有关行政和业务部门取得联系,并报告。迅速利用现有的通讯宣传设施等进行宣传教育。
2.对现患及时诊断和治疗,并对周围人群进行检疫。
3.对传染源进行调查和管理。一般采用专访及座谈,并对牲畜进行检疫。确定外传性(即疫畜来自外地)及内源性(本地疫畜)。查出的传染源及时处理(隔离和淘汰),对各类传播因子,如流产胎儿(牛、羊、猪等),污染乳肉等应做消毒处理或深埋、焚烧等。对传染源曾栖息之处应予以消毒处理。
4.预防接种,对疫区内高危人群(包括职业人群及非职业人群)予以M苗免疫;对健康畜或畜群进行预防接种:牛应以S19免疫,羊应以S2苗免疫,因对猪无合适疫苗应注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