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菌孢子丝菌病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附近淋巴系统的亚急性和慢性感染,偶尔可侵犯骨骼和内脏,大多预后良好。本病在世界范围内散发,在某些地区呈小范围内流行。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江苏、吉林、上海等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大多为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常见于农民、园艺师和一些接触木材、竹、苇草的工人。

申克氏孢子丝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土壤、植物、木材等的腐生菌。人因外伤后接触被污染的土壤、花草、树木、蔬菜、污水等引起感染,昆虫叮咬或鼠咬也可引起感染,吞食带菌的蔬果可引起口腔、咽喉及肠粘膜的感染。原发性肺孢子丝菌病多因吸入孢子丝菌的孢子所致。人群普遍易感,全国散在发病,偶有地方流行性暴发。

临床表现:潜伏期1-4周。一、皮肤型孢子丝菌病:多见,好发于面部和四肢等暴露部位特别是右上肢,儿童妇女以面部多见,常有外伤史,单侧多见。1、固定型:损害固定于菌侵入处,不沿淋巴管蔓延。2、淋巴管型:为最多见的一型,损害常位于四肢远端,多为单侧。沿淋巴管走向成条状分布的结节,一般不超过腋下或腹股沟,通常不累及淋巴结,引起亚急性或慢性肉芽肿,淋巴管形成串珠状的链状硬结称为孢子丝菌性下疳。3、粘膜型:在口腔、喉粘膜或结膜出现红斑溃疡,可呈乳头瘤样增生。二、系统型:少见。多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或糖尿病、结节病、长期应用抗生素、皮质激素、化疗、放疗的病人。全身多处皮肤出现皮下结节破溃或形成脓肿,全身症状严重,不及时治疗迅速死亡。可累及全身骨骼和脏器。

实验室检查:一、直接镜检:取脓、痰、血、痂皮或病理组织块涂片或切片,革兰染色或PAS染色,巨噬或中性粒内外可见G+(蓝色)或PAS阳性(紫红色)卵圆形或梭形孢子。孢子数目少且不易区分,故不作常规检查。二、培养:将脓、痰、分泌物等接种于沙氏基25度培养,2-3天开始生长,初为白色湿润的酵母型菌落,后变为淡咖啡色至深褐色。胱氨酸葡萄糖血平板37度2-3天形成乳白色或淡褐色酵母型菌落。镜下见圆形、卵圆形或雪茄形孢子,分支、分隔细长菌丝。姬母萨染色易分辨孢子,HE染色可见星状体。三、病理:主要病理变化为混合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炎症反应伴纤维化。主要病变在真皮以三区病变为特征:中央以中性粒为主偶见坏死,中间以上皮样细胞为主间有组织和多核巨细胞,外围以浆细胞为主伴淋巴细胞。四、免疫学检查:1、皮试:简便快速可靠,适合不宜做活检的病人,注射1:孢子丝菌素24-48小时有结节产生有诊断意义。2、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查:对皮损分泌物涂片进行直接荧光抗体染色,快速,特异性%,敏感性95%。五、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用ABC法检测病理组织中的病原体,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阳性率优于HE和Gram染色,孢子被染成棕褐色,呈圆形、梨形,可见发芽孢子及星状体、巨噬细胞内及白细胞内被吞噬的孢子。

治疗:1、碘化钾:首选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性粒而杀伤孢子丝菌。2、两性霉素B:适用于对碘化钾过敏或无效、活动性肺结合的病人尤其是系统性孢子丝菌病。3、伊曲康唑: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低,对碘过敏、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如与碘化钾合用则起效快疗程短。4、氟康唑。5、特比奈芬:治疗皮肤型孢子丝菌病疗效满意,无明显毒副作用。6、局部皮损一般不需处理,若有溃疡可外用抗生素药物以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7、局部温热疗法:回执可使孢子丝菌细胞内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从而抑制其生长繁殖。适用于皮损数目少对碘过敏或无效及活动性肺结核者。8、手术:局限、巨大型皮损可用手术治疗。









































北京白癜风在哪里做好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by/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