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乔英整理:徐文基审核:乔英
年5月31日我院CT影像科乔英主任医师为级规培学员进行了专题讲座——《临床常见肺真菌病的影像表现》
一、概述
1.影像学检查目的:(1)确定病变存在;(2)了解病变范围及程度;(3)CT可显示病变某些特征,提示诊断及鉴别;(4)观察疗效。
2.基本病理改变:(1)炎症、坏死、脓肿;(2)肉芽肿、纤维化、钙化;(3)出血。
3.影像学特点:(1)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2)多形态、多密度:结节、肿块、实变、空洞、磨玻璃影;(3)多部位:实质、间质、胸膜、淋巴结、不同叶段;(4)多病程:变化迅速、慢性;(5)某些常见征象:“空气半周征”、“晕征”、“中心低密度征”等;(6)不同菌种有各自的特点。
4.常见影像征象解读
(1)空气半月征(aircrescentsign):a.结节或肿块内部,新月状或环形空洞;b.病理:血管闭塞,肺梗死,真菌成分;c.多发生于恢复期;d.侵袭性曲霉菌病较特征表现;e.可见于其它病变:其它真菌、细菌感染、TB。
(2)晕征(halosign):a.软组织密度结节周围磨玻璃密度影,出现率72%;b.病理:血管侵袭性真菌致周围肺组织出血;c.对肺曲霉菌病早期诊断具有提示价值;d.缺乏特异性:病毒肺炎、军团菌肺炎、TB、肿瘤等。
(3)中心低密度征:a.结节肿块中心低密度影,无强化;b.病
理:肺梗死;c.免疫缺陷、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患者;d.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征象;e.敏感度低,特异度高;f.治疗后,可出现“空气半月征”及空洞形成。
5.真菌病类型:(1)肺曲霉菌病:最常见;(2)隐球菌病;(3)肺毛霉菌病;(4)念珠菌病;(5)组织胞浆菌病;(6)球孢子菌;(7)芽生菌。
6.肺曲霉菌病(aspergillosis):
(1)腐生型(曲霉菌球):
a.概述:①菌丝、黏液及细胞碎屑形成的混合体;②位于肺空洞或扩张的支气管内;③最常见基础病变:肺结核空洞(25~50%)、支气管扩张、其它原因慢性空洞。
b.影像表现:①圆形或椭圆形腔内肿块,可有钙化;②通过含气腔隙与壁分开(含气半月征);③随患者体位变化而移动;④邻近胸膜增厚。
(2)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型(ABPA):
a.哮喘患者的超敏反应;
b.影像学表现:①黏液栓塞:手指样、Y型或V型阴影;②段或亚段支气管扩张;③主要为上叶受累;④可有斑片影。
(3)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a概述:①最常见的机遇性肺真菌感染;②常见于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免疫缺陷患者;③病理:肺动脉栓塞、肺组织坏死、出血;④分类:血管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气道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慢性坏死性肺曲霉菌病: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局部进展性慢性肉芽肿;发生于有基础肺病或轻度免疫抑制状态;慢性病程,咳嗽、咳痰、咯血、发热、体重减轻;病理:纤维化、急性或机化性炎症、厚壁性空洞、包含菌丝的坏死性肉芽肿。
b.影像学表现:
血管侵袭性肺曲霉菌病:①多发结节,可融合成肿块;②晕征:结节周围磨玻璃样晕环;③空洞(40%)及空气半月征:④常见于恢复期;⑤实变;⑥增强CT:血管中断。
气道侵袭性肺曲霉菌病:①细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②小叶中心结节或树芽征;③斑片影。
慢性坏死性肺曲霉菌病:①进展性实变;②空洞形成;③可有空洞内曲霉菌球;④主要侵犯上叶。
7.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
(1)概述:a.免疫缺陷患者或正常宿主:临床表现:①症状轻微:轻度咳嗽、低热;②症状急重:高热、严重气短;③无症状:1/3。b.具有免疫活性的患者:肉芽肿性反应;c.免疫缺陷患者:气道被酵母菌充填,肺内播散。
(2)影像学表现:a结节:最常见,单发或多发结节,1-5cm,胸膜下多见,可出现空洞;b.肺炎样改变;c.播散样病变:粟粒样结节、弥漫网状结节;d.其它: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胸水。
8.肺毛霉菌病(mucormycosis):
(1)概述:a.机遇性感染;b.吸入性,血行播散;c.病理:①血管栓塞、肺梗死、肺出血;②水肿、炎性渗出、炎细胞浸润。
(2)影像学表现:a.实变;b.结节、肿块,空洞;c胸水;d.淋巴结肿大。
9.念珠菌病(Candidiasis):
(1)概述:a.病原:白色念球菌;b.机遇性感染:多见于恶性血液病和静脉吸毒者;c.感染途径:血源性、气源性;d.病理:①肉芽肿,念珠菌组织和炎症反应;②肺泡坏死、蛋白渗出、单核细胞浸润、肺出血。
(2)影像学表现:a.支气管型:支气管周围炎,片影;b.肺型:
①常见:多发结节,晕征,实变,磨玻璃影;②少见:胸水,肺门淋巴结肿大。c.17例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开胸肺活检及尸检证实为念珠菌病。CT表现:①多发结节(88%),包括小叶中心性肺结节和出芽征(41%),双侧多见;②实变伴支气管气像(65%)
③磨玻璃影(35%),和其它病变同时存在;④少见:胸水、支气管壁增厚、空洞。
10.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
(1)概述:a.病原:荚膜组织胞浆菌;b.流行地区:美国中东部和加拿大;c.病理(与肺结核相同):①局灶肉芽肿性炎症;②坏死和纤维化;③钙化。
(2)影像学表现:a最常见:①孤立肺结节:直径1-3cm,软组织密度或钙化(患者无症状);②肺门、纵隔淋巴结钙化。b.其它:①严重暴露者:多发结节(1-4cm),网状结节影(有症状);②免疫缺陷患者:弥漫粟粒结节;③慢性组织胞浆菌病:肺上叶实变和空洞形成,类似结核;④纤维性纵隔炎;⑤支气管结石病。
11.球孢子菌病(coccidioidomycosis):
(1)概述:a.病原:粗球孢子菌;b.流行地区:美国西南部及墨西哥北部。
(2)影像学表现:a最常见:①急性球孢子菌病:实变;②慢性球孢子菌病:肺结节:直径1~3cm;空洞:10~15%,厚壁或薄壁。
b.其它:①淋巴结病:20%;②粟粒样病变:见于免疫缺陷患者。
12.芽生菌病(blastomycosis):
(1)概述:a.病原:皮炎芽生菌;b.流行地区:美国中部和东南部及加拿大南部。
(2)影像学表现:a.最常见:①实变;②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
③空洞:50%。b.其它:①粟粒性病变:免疫缺陷患者;②胸水10~15%。
13.小结:
(1)影像学(CT)显示肺真菌病变特点,提示诊断:a.晕征、中心低密度征:早期诊断;b.空洞、空气半月征:恢复期;c反晕征:毛霉菌病、曲霉菌病、组织胞浆菌病。
(2)鉴别诊断:感染(细菌病毒TB)、血管炎及肿瘤等,随诊疗效,进一步诊断及鉴别。
(3)局限性:a.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诊断及鉴别困难;b需密切结合临床资料,病理学、病源学资料确诊依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