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唑类药物的发展较快

gottlieb10在itr胶囊口服(400mgpd)无效后应用itr注射液(400mgpd)与amb(5mgpkg•d)联合治疗1例播散型孢子丝菌病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相信itr新剂型用于治疗重症孢子丝菌病的前景较为乐观。

棘白菌素类药物18如卡泊芬净(caspofungin)、mica2fungin、anidulafungin在体外及体内的曲霉属、念珠菌属等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及临床深部真菌病的研究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广谱抗真菌活性,在已经进行的孢子丝菌体外药敏试验中,上述三种药物的mic分别为0.5~4μgpml,0.5~1μgpml,2~4μgpml16,19,20,由于此类药物的作用靶点位于真菌细胞壁,因此,副作用较小,在深部真菌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大潜力。但nakai19的研究发现micafungin抑制孢子丝菌酵母相(mic16->64μgpml)的活性显著低于菌丝相(0.5~1μgpml)。曾有研究发现荚膜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和巴西副球孢子菌等双相菌的酵母相细胞壁中以α-葡聚糖为主,仅含少量β-葡聚糖,而菌丝相中β-葡聚糖的含量较为丰富,孢子丝菌亦可能存在同样情况,这可能是该类药物对孢子丝菌酵母相的mic值较高的原因。由于酵母相是双相菌的主要感染形式,因此棘白菌素类治疗孢子丝菌病的临床疗效与体外药敏试验的一致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近年来抗真菌药物开发与应用的发展极为迅速,不但原有抗真菌药物不断开发新的剂型以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不良反应,而且在原有类别基础上开发出较多新的药物,并出现了许多作用于新的靶位的抗真菌药物。

amb脂质体已成功用于不能耐受amb的真菌感染治疗10,12。mcginnis等14进行的孢子丝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amb的mic和最小杀菌浓度(0.25~2μgpml,0.125~2μgpml)均低于itr(0.03~8μgpml,0.125~8μgpml)和伏立康唑(0.5~8μgpml,2~8μgpml)。因此,克服了amb诸多毒性反应的amb脂质体仍是系统型和播散型孢子丝菌病的最佳选择。

三唑类药物的发展较快,先后出现的伏立康唑(voriconazole)、普萨康唑(泊沙康唑,posaconazole)、雷乌康唑(ravuconazole)已上市和即将上市,而syn-2869,tak-187,ur-9825(albaconazloe)等还处于临床和实验研究阶段15。在目前已经进行的上述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中显示,虽然这类新药对念珠菌包括flu耐药的念珠菌、曲霉、新生隐球菌以及其他双相型真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对孢子丝菌的抗菌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真菌,仅普萨康唑活性较高,mic为0.03~0.06μgpml16,伏立康唑的活性与itr接近14,雷乌康唑和syn-2869均不敏感。目前没有tak-187,ur-9825作用于孢子丝菌的相关研究。negroni等17应用普萨康唑治疗1例对itr,flu,amb耐药的播散型暗色丝孢霉病的患者获得临床与真菌学治愈。

至今还没有上述药物应用于孢子丝菌病的临床资料,但可能成为未来该病系统型及播散型治疗的新拓展。根据体外药敏结果,普萨康唑更值得我们关注。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by/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