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有关羽过五关,今有名医走麦城

第四届京港感染论坛新设立的“过五关走麦城”栏目在大会首日引起了千名与会观众的热烈反响。连续五场、密集的病例呈现让大家领略的感染性疾病的复杂和临床与微生物相结合的魅力。首先医院皮肤科的余进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一例以“皮下结节、脓肿、溃疡”为表现的临床病例,青年女性患者,因咳嗽、低热伴皮肤肿块、破溃入院,最终通过组织病理确诊为播散性球孢子菌病,这种少见病、罕见病原体的认识让与会来宾大呼过瘾。医院感染科巩路教授通过真实的临床病例告诉年轻的感染科医生:要重视临床与实验室的沟通,要掌握基础的微生物学知识,要扎实临床内科学和感染性疾病学专业知识。尤其是当高度怀疑感染,特别是血流感染而治疗无效时,除考虑抗菌药物覆盖问题外,还应认真查找感染病灶,甚至是重复阴性的检查。微生物学是感染诊断的关键,正确的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前提。一个看似简单的“急性腹疼患者最终的诊断会是什么”呢?医院感染科李文生教授详述了小肠缺血性坏死病人的整个诊治过程,强调了临床医师遇到临床症状不缓解甚至加重,应多思考,多鉴别诊断,多与上级医师及其他相关科室积极沟通,这样才能做出最终正确诊断并给予正确治疗,而正确诊断后则应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否则将延误病情。

首都医科医院感染科朱光发教授向我们讲述了一例播散性奴卡菌病的故事,该病人辗转四个相关科室进行治疗,病情逐渐恶化,最后通过对胸水、痰、伤口分泌物进行规范的病原培养确诊为奴卡菌感染,尤其是在涂片出现异常结果时要悉心请教微生物学专家,共同诊治疾病。而治疗疗程的不充分和机体严重免疫功能失调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二部的王一民医师通过病毒性肺炎继发CA-MRSA感染的病例,提示临床医师当遇到重症肺炎患者时应如何进行病原学采集,应完善那些快速监测手段尽快的指导治疗,根据病原学检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才会有效。

总之,临床医生在普通的临床工作中,有收获,有经验,有教训,有过五关披荆斩棘的痛快,也有走麦城失望懊恼的痛苦,正是这些经验和教训的积累,才让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更加丰富多彩,只有临床医生更好的配合微生物学专家完善好病原学检查,获得明确的病原学诊断结果,才能实现目标治疗,给患者更好的帮助。









































抗反流手术在缓解症状和愈合食管炎方面的疗
新农大22岁大学生患脑膜瘤欲放弃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by/10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