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申克的救赎为何当年奥斯卡败给了阿

关于《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大家后台留言最多的问题就是“《肖申克的救赎》为何当年奥斯卡败给了《阿甘正传》。”豆瓣达人

小龙人orwell对这一问题已经做了非常全面的解析。

01

经济繁荣大背景下,《阿甘正传》代表的美国梦更受青睐。

奥斯卡评委的评选过程,很多时候其实都是主观的,或者更确切的说,艺术评价过程本身就难以避免的具有一定主观性。

如果回到时代大背景中来看,80年代赢得最佳影片的大多是史诗和描写社会问题的电影,而90年代前4年获得最佳影片的,则都是主题比较沉重的电影。

很显然,评委想在那一年换换口味。

《肖申克的救赎》和前一年的最佳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上多少有些相近。也可能是部分评委想要回避它的原因。

另一方面,《肖申克的救赎》这个沉重的故事,似乎并不太符合95年克林顿时代,经济开始逐渐起飞时的那种时代情绪。

看看那时的电视业,正是90年代电视喜剧的黄金年代。

著名的《老友记》就是在年开播的

所以,更加乐观且具有喜剧气氛的《阿甘正传》,便更容易赢得评委们的青睐。

你会注意到,在当年的五部提名里,有三部是具有喜剧色彩的。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低俗小说》都有一定的喜剧性,而前一年,年提名的五部电影,则都是相当沉重的故事。

《四个婚礼一个葬礼》剧照

接下来一年的最佳影片提名中,甚至出现了《小猪宝贝》这样一部完全喜剧化的儿童电影。

所以,评委们口味的变化可以说是很明显的。

而在《阿甘正传》之前获得最佳影片的喜剧(或者有喜剧色彩),需要追溯到84年的《母女情深》了,而84年又正好对应里根时代开始的经济复苏。

02

20年前题材相近的《飞越疯人院》与它命运大不相同,同样是因为评委个人经历。

事实上,年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飞越疯人院》也是一个肖申克式的故事。

敏感的观众应该都能注意到两者题材的相近。

只不过《飞越疯人院》中,对应安迪的主角麦克最终被黑暗的现实吞没了(70~80年代大多数批判现实的电影叙事的偏好)。

而《飞》中对应摩根·弗里曼的角色,印地安人“酋长”,虽然逃了出去,但很显然却注定要遭受摩根·弗里曼在《肖》中的角色出狱后经历的一切。

如果安迪在下水道里闷死了,而摩根·弗里曼的角色因为出狱后无法融入社会又一次犯罪被抓的话,你基本上就得到了《飞越疯人院》的故事。

后者中并不存在一个海清沙白让两只“羽毛更加光亮的鸟儿”栖息的BoraBora岛。对于《飞越疯人院》的两个角色,“死亡“才是唯一获得自由的方式。

这种结局的不同实质上体现了两种观点。

《飞越疯人院》是在说:黑暗和不公正的体制与社会,吞没了很多有正义感和良知,充满才华并向往自由的个人,而社会通过歧视使他们永远被边缘化了。

《肖申克的救赎》则是在说:只要个人足够坚定和智慧,并对自由有着足够的渴望,你就可以打破强加于你的不公正体制,并获得成功。

显然,前者更强调社会因素,后者更强调个人奋斗的因素。

从这个角度说,《肖申克的救赎》和《阿甘正传》都是90年代特征的电影。

《阿甘正传》给出了更加乐观的潜台词:“哪怕你是个弱智,但只要你足够努力,你也能成就自己。因为这里是伟大的美国,美国社会就是可以成就这样的传奇。”

所以,即便《肖申克的救赎》在48届参选,它也很可能输给《飞越疯人院》。

这并不是说前者一定比后者差,而是因为那个时候的评委更愿意接受后者传达的信息。

评委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对于70年代的评委,他们爬到评委位置的事业过程中,经历了越战,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及此后的经济萧条。

60,70年代美国嬉皮士文化

他们记忆中还是肯尼迪时代的修辞(好莱坞是民主党大本营),“伟大的社会”,“新边疆”之类。

他们身边的经历和记忆也确实更多看到了类似《飞越疯人院》里的故事。

这点也可以部分解释73年的那部同样肖申克式的电影《巴比龙》为何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

《巴比龙》讲述了受冤的亨利被流放到“恶魔岛”进行终身服役,他一次次尝试逃跑,又一次次被捉回,最终抱着一袋椰子壳跳入大海逃生。

等到了95年时,评委每天看到听到的,恐怕更多是《肖申克的救赎》,甚至《阿甘正传》一类的故事。

那段时间恰逢网络经济泡沫,舆论给人的感觉,就是动不动你开个网站好像就可以发财,就可以上市。

人们当然会乐观到愿意相信一个弱智也能在美国成功。而《阿甘正传》非常完美的传达了这种“敢于梦想者就能实现美国梦”的时代情绪。

所以同理,《飞越疯人院》如果在95年参选,恐怕也是输面大。

不输给《阿甘正传》也要输给《肖申克》。

而且95年和75年评委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更年轻,并未经历60~70年代评委成长时经历的动荡思潮的年轻一代评委自然口味和认识也要变。

这种时代和评选者生活经历影响评价结果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AFI美国电影学院评选的年最佳百部电影中,《肖》就经历了98年的落选到07年上榜的过程。

同样请注意,两次评选中《飞越疯人院》位次的下降,恐怕更多是因为10年内评委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的影响。

仅仅只是10年,评价差异就可以如此之大。

同样的美国电影学院评的位次和英国帝国杂志评的位次差异大,也可以用这种方式理解:

英国人没有经历过像美国那样特别动荡的社会运动时期,社会保障也多,自然的,《肖申克的救赎》这样的题材便更容易为他们的观众接受。

所以,对于这种评价的差异,其实完全不是因为技术性问题导致的:你真的非要说蒂姆·罗宾斯比杰克·尼科尔森(《飞越疯人院》主演)更好?或者因为杰克·尼科尔森拿到了小金人就说他比蒂姆·罗宾斯表现更好?这种讨论没有啥意义。

更多详情







































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
白癜风标本兼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zl/76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