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的内核,这些天已经和大家讨论了很多。今天是《肖申克》系列的最后一期,要跟大家聊得,则是《肖申克的救赎》里一个最让许多人困惑的情节。就是监狱长诺顿在面对来抓捕他的警察时,为何选择了自杀?是愧疚?还是畏惧?今天,也为大家请来一位知乎达人给大家带来了她的解读。
诺顿在自杀前还是很犹豫的。
电影将小说改编以后,诺顿的辞职离开,变成了被举报后,在警员即将破门而入的时候吞枪自杀。
既然是只有电影版才有的情节,就从电影本身来看看吧。
第一层原因,应该是他在看到狱警被逮捕时候的场景,联想到了自己可能会有的结局。
身为一个曾经将监狱囚犯倍加折磨与利用的典狱长,他唯恐自己在被投入监狱后,遭受同样的下场。
曾经他何等风光呀,现在要哭着喊着被扭送被唾弃了,一无是处。
诺顿就站在窗口看着,他也知道下一个是他了,通过瑞德的旁白,影片很直接地点出了诺顿并不想就这样接受审判。
于是,警员在门口敲门要逮捕他的时候,他从抽屉里摸出了枪。
然后,一个一个填上子弹。
注意,他把子弹都填满了。自杀只用得着一枚吧。
这个时候我觉得他是要大干一场,而不是自杀。
枪口朝着门,表情紧张而凝重。
看到这里我还是觉得他是要杀几个警察闹点动静,而不是静静离开。
其实我在他开枪前的一刻,都没想到他要自杀,而影片的细节似乎也在暗暗引导观众,暗示诺顿并不善罢甘休。
但是在最后一刻,诺顿叹了一口气,热气在右边的镜片上晕上了一片水汽。
诺顿眼睛微眨,眼球微微转了一下,一瞬间有一种绝望,懊恼,无助的神情,像是眩晕。
然后他仰起头闭上眼睛,将手枪对准了自己的下巴。
最后的这句旁白,也别有深意。
个人理解,诺顿在自杀前也不是一心坚决想自杀的。
一开始他看到自己可能的下场,并不甘心,也许那时候他想的是“我还有把枪,拼了”
但是他坐在办公桌前,手枪对着门口,凝重地思考,内省的时候,那一瞬间面色一白的绝望与无助,让他对自己扣动了扳机。
不知道各位还记不记得安迪刚入狱时诺顿对新囚犯说的话。
胸前别个十字架,表示诺顿是一个虔诚的信徒。
包括影片过程中,诺顿要求大家读圣经,抽背安迪圣经,也很能体现这一点。
某种程度上说,安迪熟读圣经这一点给诺顿留下很好印象,甚至是日后信任安迪的重要因素。
诺顿信上帝,在监狱里,他把自己当做是上帝(或上帝的使者)。
所以他一开始内心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有多暗黑,他只是把自己当做一个高高在上的形象。
再看最后,诺顿从保险箱里拿出了所谓的账本,实则是一本他一贯信奉的圣经,他内心高大的自我被安迪那一把小锤子敲碎了。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诺顿内心还是信仰上帝的,这一刻突然幡然醒悟。
他回头看了一眼墙上挂着的刺绣,曾经他跟安迪提起的,妻子在教堂绣的箴言。
醒悟,羞耻,绝望,无助。
自杀也是自我审判,自杀的基督教徒不能上天堂,只能下地狱。
如果你不知道看什么电影